加入收藏 | English| 学校首页

思政引领育人 产教融合赋能 AI助力提质——我院圆满完成2024年度电子信息类专业概论课程创新思维训练大赛决赛

作者:吴岳忠 时间:2025-01-17 点击数:

近日,我院以“思政引领育人 产教融合赋能 AI助力提质”为主题,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2024年度电子信息类专业概论课程创新思维训练大赛决赛,大赛特邀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于惠钧、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资深设计专家苏理、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副部长肖黎亚、浙江东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柏华、株洲市天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郭森、株洲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兼株洲市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龚政、启迪之星(株洲) 负责人王亚华、期刊社社长陈碧、教务处副处长胡宇杰、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彭成、学院党委书记邓超、副院长朱艳辉、党委副书记王皓等担任评委,系部教师代表、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以及电子信息类2024级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赛伊始,副院长朱艳辉登台致辞,首先她表示学院以提升学生专业认知、认同感,深度培育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全方位推进各项扎实举措。学院积极融入轨道交通产业链,形成了“器件→系统→装备”交通信息学科专业群,设置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3个新工科专业,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实践,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银奖1项、铜奖3项,实现历史性突破。最后她寄语参赛学生,珍惜难得机遇,全力提升综合素养,期待选手们在赛场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并代表学院向长期支持学院发展的社会各方力量表达诚挚谢意。

紧接着,董事长徐柏华发表感言,他特别强调 2024 年人工智能领域的获奖动态,指出这些荣誉如同闪耀的灯塔,照亮着学子们追逐梦想的道路,为梦想的实现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对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独具匠心的专业概论课程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其能精准点燃学生的思考火花,激发创新活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未来在社会上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最后她向参赛选手送上真挚祝愿,预祝他们全力以赴、展现风采。

随后,副处长胡宇杰登台,他代表学校向一直以来支持学校教学改革的领导和企业专家致以深深敬意与诚挚感谢。他着重指出,在当今时代,创新无疑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引擎,尤其在电子信息领域,创新浪潮更是汹涌澎湃、无处不在。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探索教学改革之路,通过与企业紧密携手,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为学生搭建起实践与成长的坚实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此次大赛正是学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一步,意义非凡。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接受专业知识的严苛检验,更要深度挖掘自身创新及解决问题的潜能,同时锻炼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拓宽视野见识。最后他希望参赛选手们保持饱满热情,在决赛中冲击巅峰,发挥最佳水平,也希望评委们秉持公正之心,为每一位选手提供专业、宝贵的评价与建议,众人齐心协力,为推动学校电子信息专业蓬勃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在随后的决赛中,“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无人驾驶”“智能制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小微航路及其应用”等13个项目组的同学们详细汇报了各自学习成果,并现场演示了设计作品;校企评委针对项目作品提出行业需求、系统设计、技术实现等相关问题,学生团队逐一解答。

比赛结束,评委代表苏理做大赛点评,他对本次创新思维训练大赛给予极高评价。他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大赛中尽显实力,尽管少数同学在表达方面存在些许不足,但绝大多数同学及团队协作表现出色,令人赞叹。他还对学校营造的优质创新环境予以充分肯定。最后他提出三点:其一,依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着重强调健全需求导向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的重要性,对湖南工业大学在此方面的扎实落实给予高度赞扬,鼓励学校持续深耕,结合当下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的战略布局,点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正蓬勃发展,为同学们带来海量学习契机;其二,凭借自身丰富的企业金牌面试官经历,一语中的地点明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学生特质,即扎实的知识掌握程度、高效的知识获取能力、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突出的创新能力,而此次大赛恰是培养学生这些关键能力的有力助推器;其三,以智能停车项目为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学习创新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关键效用,满怀期待地希望同学们借助此次大赛的契机,精心规划学业,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

最后,副校长于惠钧作总结讲话,他首先着重介绍学校为适配科技浪潮与区域产业需求所实施的课程体系革新策略。一方面,大刀阔斧地优化课程设置,多门课程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教学,将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升级为人工智能与智能课程,融入数学建模、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知识,整合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资源,让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为学生成长精心规划路径,自大一便借助专业选修课助力学生锚定专业方向,明晰未来投身的产业链与实践企业,依循阶梯式项目训练模式,大一专注入门项目奠基,大二进阶至工程实训锤炼,为学生成长搭建坚实阶梯;然后,他满怀感激地向企业与政府合作伙伴致谢,强调此次大赛是学生成长的珍贵起点,敦促同学们珍惜机遇、踏实奋进,学校也将全力护航,多措并举支持学生成长;最后,他倡导借鉴国内外先进成功办学经验,全方位培育学生创新、动手与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工科人才。

据悉,本次电子信息类专业概论课程重点考查同学们对掌握学习资源流程的熟悉程度、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创新思维的拓展程度和现场路演的表现程度,课程邀请了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杨颖、中车株洲所青年科学家王彧弋等多位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考核方式以竞赛的模式,由学生以自由组队的方式自主选题和设计,先后经过了初赛(52个队伍)、复赛(26个队伍)的淘汰,最终13个队伍进入决赛,“智能制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获得特等奖,“小微航路及其应用”“ 智能交通信号灯技术”获得一等奖,“无人驾驶”“ 智能停车系统”“ 智慧车厢”“ 无人机飞控系统”获得二等奖,“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聚焦智慧城市中的智慧道路”“ChatGPT在游戏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与家居”“智能家居的发展与应用”获得三等奖。该课程围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开展改革创新,聘请创新创业导师,进一步推动了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学生获益颇多。课程结课路演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为莘莘学子点亮了科技创新之路,开启了无限可能的未来之门,此次产教融合新型教学模式获得了一致好评。

       © 2016-2018 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