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学校首页

轨道交通学院2021年就业质量报告

作者:学生管理与就业办 时间:2021-10-22 点击数:


2021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校招生与就业处的关心和帮助下,轨道交通学院牢固树立就业是学院发展生命线意识,系统推进就业精工程”,对接产业变革需求,革新培养理念,应对疫情影响,强化资源保障,完善制度建设,顺利、圆满地完成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一部分  工作成效

2021年,我院毕业生共247人,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27人,信息工程专业120人。截止2021年8月31日,毕业生就业223人,未就业24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0.28%(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率95.28%,信息工程专业就业率85%)。

年份

合计

已就业并办理报到证

自主创业

聘用

继续生造

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总人数

总就业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2019

104

102

98.08%

16

15.38%

1

0.96%

75

72.12%

9

8.65%

1

0.96%

2020

104

97

93.27%

9

8.65%

-

-

75

72.12%

13

12.50%

-

-

2021

247

223

90.28%

41

16.6

-

-

153

61.94

27

10.93

2

0.8%

2019-2021轨道交通学院就业情况统计表

专业

毕业去向落实

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灵活就业

升学

待就业

总人数

总就业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电子科学与技术

127

121

95.28%

96

75.59%

78

61.42%

18

14.17%

6

4.72%

信息工程

120

102

85%

89

74.17%

73

60.83%

9

7.5%

18

15%

2021届轨道交通学院各专业学生毕业取向落实情况统计表

我院2021届毕业生女生52人,男生195人,其中男生就业174人,就业率89.23%;女生就业49人,就业率94.23%。

性别

专业

合计

已就业并办证

聘用(灵活就业)

继续深造

国家、地方项目

待就业

总人数

总就业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90

170

89.47%

32

16.84%

117

61.58%

21

11.05%

-

-

20

10.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4

94

90.38%

20

20.20%

64

61.54%

14

14.14%

-

-

6

5.77%

 

信息工程

91

76

83.52%

12

13.19%

57

62.64%

7

7.69%

-

-

15

16.48%

 

52

49

94.23%

9

17.31%

33

63.46%

6

11.54%

1

1.92%

3

5.77%

 

电子科学与技术

23

23

100.00%

4

17.39%

14

60.87%

4

17.39%

1

4.35%

-

-

 

信息工程

29

26

89.66%

5

17.24%

19

65.52%

2

6.90%

-

-

3

10.34%

2021届轨道交通学院男女就业情况统计表

27名毕业生继续深造,2021届毕业生升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93%,过国家线33人,录取27人,过线录取率81.82%。分别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北大学(排名不分先后)。

年份

总人数

报考数

上线数

上线率

升学数

升学率

2019

105

33

15

45.45%

9

8.57%

2020

106

26

17

65.38%

13

12.26%

2021

247

69

33

47.83%

27

10.93%

2019-2021轨道交通学院升学情况统计表

19名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工作,分别到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市淮阳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峡卷烟厂、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沅陵县金山学校,占就业总人数的8.15%,

以就业地区视角上看,我院2021届毕业生82人就业地首选为广东省,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36.77%,其中深圳市37人,占广东省地区就业人数的45.12%。广州市23人,占广东省地区就业人数的28.05%;排名第二的就业地区为湖南省地区,为58人,占毕业生长株潭地区,人数为34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26%,其中54人就业于长株潭地区,占湖南省就业地区的93.1%;长三角地区就业人数为36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16.14%;其余学生分布在中部、西南、西北地区、福建省就业,共计33人。

省份简称

区位

珠三角地区

长株潭城市群

 

长三角地区

京津冀地区

中部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南
地区

市区

深圳

广州

东莞

珠海

其他

株洲

长沙

湘潭

其他

就业人数

37

23

11

8

3

28

22

4

4

18

10

2

6

6

1

7

1

1

5

3

2

1

5

6

2

2

2

1

2

总数

82

54

4

36

14

10

14

7

2

2021届轨道交通学院学生就业地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部分  工作特色

一、对接产业需求,精密谋划

在国家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安全,彻底解决缺“芯”致命问题,将功率半导体产业提升至战略高度,全面推进自主可控的功率半导体产业体系的战略机遇下;湖南省和株洲市将打造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功率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建设国家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创新研发高地,急需大量电子科学技术人才。我们认为这是做好我院2021届就业工作的重大利好,学院紧密结合编制《株洲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发展规划》内容,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重大需求、区域产业需求等方面专题召开5次就业工作会议,研判就业形势,精密谋划2021年就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021届毕业生入职轨道交通产业链包括车辆制造企业,以及牵引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电气设备企业189人,占我院毕业生总数的76.52%。近三年,我院毕业生入职株洲企业人数逐年上升,分别为2019年3人、2020年7人28人

二、贯穿培养过程,精确推进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建设特色鲜明学科”核心目标,始终将就业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多层次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多维度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

1. 培养方案突出能力模块培养

与中车株洲所联合制定“三元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12项专业能力,统筹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课,重构综合性课程,强化功率器件内部结构和宏观工程应用能力,更加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 培养过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内容回归工程本质。与中车株洲所联合开发课程教材、项目案例等教学资源,共同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渗透与融合。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引领。实施全覆盖的递进式创新实践体系,建成功率器件系统与设备等50多个实践教学模块;成立双创实践班、企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自主研究,深入企业提升实践能力。

3. 师资配备激发激发学习热情

全院一线教师博士占比达76%,近三年新进博士成为班主任、毕业设计导师的主力军,以自身学习经历激励学生成才;学院聘任时代电气总经理刘可安、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吴煜东、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罗海辉、等45名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兼任教师,为学生讲座、授课,深度对接学科前沿,激发学生产业报国情怀。

三、应对疫情考验,精准发力

2021年6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复发。截止2010年5月31日,我院毕业生签约率仅为73.64%,近三成学生未就业。而到2021年8月末,我院毕业生的离校就业率为90.28%。

1. 预判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形势。一是疫情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直接后果是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减少,个别学生已签约的岗位被裁减。二是大量线下校招活动被迫取消。而学生对于网申、网面经历和经验较少,校内线上招聘活动普及面较小,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信息化资源不均衡,对就业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 布局供需资源,推进就业工作稳步前进。一是强化校企合作。邀请重点企业选聘人才,主动收集毕业生对就业地和行业的选择意向,筛选出符合学生意向的用人单位名单,点对点联系用人单位推介我院毕业生,邀请企业召开线上招聘会。二是开展线上求职技能培训。针对疫情后校园招聘主战场转移至线上的实际,开展线上求职技能培训,补足毕业生线上求职短板。开展职业选择讲座,引导毕业生进行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探索,做出职业决策;开展简历修改和面试指导讲座,助力毕业生争取优质就业机会。

、优化资源供给,精心保障

学院不断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在就业队伍、就业经费、专项活动等方面,给予“优资优培、特需特供”政策,精心保障就业工作开展。

1. “全员式”参与就业

一是领导班子专注就业。学院成立由院长龙永红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分块负责,协同推进;设立就业工作办公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全体教师关注就业。无论是学院书记、院长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多渠道、广范围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推介毕业生;班主任和毕业导师“一对一”了解学生就业动态,帮扶就业困难同学。三是党团干部服务就业。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从事就业服务工作,协助就业工作程序、日常工作规范、就业流程、毕业生档案实施规范管理。

2. “兜底式”经费支持

学院就业工作经费由学工办独立使用,并配齐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电话等设备;就业工作开展所需的办公耗材、打印复印开支不限额;对重要招聘会、来校招聘单位,院长、书记均安排座谈、讲座,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学院支持辅导员提升能力,资助参加培训、学习、考证。

3. “管家式”困难帮扶

学院对学业困难学生,实施领导班子+班主任+任课教师”点对点帮扶措施,确保22名学业困难生顺利毕业;对12名就业困难生,10名建档立卡毕业生,通过辅导员实施“五个一”精准帮扶即建立一本就业台账、开展一次就业咨询服务、修改一次求职简历、指导一次线上面试、推荐一批就业岗位,打通就业进度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百分之百就业

、推进制度建设,精细管理

学院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考核监督,建立闭环式就业工作机制,用精细化管理推进就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1. 宏观层面把控就业

学院从学生入校专业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毕业设计、就业招聘、就业质量等各个环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作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年度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予以绩效奖励;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就业工作困难,有针对性部署相关工作;学院科研团队利用科研项目积累的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展渠道。

2. 中观层面管控就业

学院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毕业生工作制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特制定《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制度》;为了更全方面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我院特制定《灵活就业学生跟踪制度》;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规范化管理,特指定《就业工作管理与考评制度》,还有《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制度》、《就业指导与咨询制度》等等,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使就业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 微观层面细化就业

加大信息化应用。设立多层级毕业生QQ群,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及提供就业指导、文件通知,保证毕业生信息畅通无阻。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等工具,做到学生负责人对就业指导工作小组负责,极大方便了我院就业工作网格化管理。

扎实开展就业指导。依托“特色成长辅导室”开展经常性的就业咨询活动,通过电话、网络和接待来访等方式耐心解答毕业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坚持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谈心活动,特别是针对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正确面对就业竞争,耐心、尽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同时做好与毕业生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全面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努力与家庭形成合力,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程、贴心的服务。

高度重视文明离校工作。毕业生离校期间,学院成立了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小组,制定了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值班制度和毕业生干部值班制度,充分调动毕业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师生深入到毕业生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毕业生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毕业生的管理,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由于工作及时、到位,在今年毕业生离校期间,我院毕业生中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规事件。

部分  努力方向

1. 相较前三届,2021届学院毕业生人数激增至247人,新增“信息工程”毕业专业,展望2022届毕业生人数达264人,再新增“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毕业专业。这给我们做好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们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居安思危,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保持学院的就业率不会大起大落。

2. 更为积极地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方略,主动对接地方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行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开放度,在加快推进与地方行业企业的融合发展中,凝练出自身的就业特色。

3. 强化就业指导的全程化,改变重点着眼毕业生的现状,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不断补充更新颖、更全面、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有计划地把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在校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要针对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尤其是对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开展个性化指导,更好地实现就业指导的点面结合。

4. 加强就业工作与学院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要通过更加深入的专业供需前瞻分析、就业率分析、毕业生质量调查等工作为今后就业工作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同时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力度,突出品牌专业,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5. 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我院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偏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展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战略性调整,按照国家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文件精神,我们要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地区、基层岗位就业的力度。

 

2021年就业工作中,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学校就业指导的有关方针、政策,围绕我校的毕业生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院将正视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在2022年使我院的就业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2016-2018 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